光能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 ——公司核心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光能和生物法的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21111623.6)
光能生物装置:该装置利用光能和生物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无需好氧风机供氧的情况下,实现了好氧处理工艺的系统微生物反应,整个好氧折叠曝气装置是利用水的重力流作用由上而下进行接触反应处理,同时进水同时出水,无需消耗电能,极大地降低了运行费用。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应用范围:1、乡镇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2、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光能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 ——公司核心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光能和生物法的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21111623.6)
工艺优势:
1、无动力曝气装置,溶氧梯度大,各溶氧设施之间相互传质互补,使菌群处于最优的活性状态下;
2、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单,且无需人看守;
3、出水效果稳定可靠,无堵塞,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4、剩余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污水剩余污泥量减少70%以上,基本无污泥剩余,大大减少了污泥池的容积及污泥后续干化处理的成本。
分子共振技术 ——公司核心技术
该技术的研发团队于1985年开始分子运动(分子同步共振)产品研发工作,于1998 年间,以十余种矿石原素重新结构而成分子同步共振之活化石原素,并于2005年间取得台湾大学科学仪器验证此活化石原素波长介于1.2×(10的14次方)至2.7×(10 的14次方) , 正符合了普朗克分子运动线示意图,此验证等同宣誓我们成功由奈米 科技迈入微观夸克的境界,也体现了 1918 年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 学的开山鼻祖-普朗克》的分子运动常识应验于人体的成果,亦指引 了能量医学的新方向。
分子共振技术的应用:
1、生态环境领域:污水处理工程、生态水体修复工程、空气净化工程;
2、生态农业领域:生态种植、生态养殖。
生态环境领域:
1、污水处理工程:基于分子共振技术特性,在缺氧及分子共振频率条件下,我公司研制的分子共振技术污水填料,可以高效的去除污水中的 氨氮及总氮,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的前端预处理工艺及末端脱氮处理工艺的填料,去除效果优势,造价成本低。
当分子共振技术填料在生物处理前端时,可使水体养分保持在平衡状态,增加底泥微生物的活性,以有效提高污水的生化性,从而提高整体工艺的处理效果;当共振技术填料置于生化处理后作为深度处理的过滤载体时,不仅可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且对于传统二级生化处理难以去除的氨氮及总氮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85%以上。
2、生态水体修复工程:受污染经过共振技术载体装置处理后,水体中的绿藻情况能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杀灭有害藻类,水体透明度大幅提高,各项水质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提高了水体透明度及自净能力,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修复前 修复后
青龙潭水体修复后的整体效果
联系电话:
0771-3817712
19968368067 刘先生
公司邮箱:
zchb0771@163.com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金康凤江苑10栋122号